用Nike+ Running久了之後,總覺得少了甚麼東西,跑起來除了速度、距離之外似乎少了些甚麼,跑起來也不知道自己目前到底能不能跑得更快,心臟可以負荷嗎?所以就想到現在運動裝備裡面有個心跳帶,可以監測心跳,大家可能會想,監測心跳能做甚麼呢?這個心跳帶又是甚麼東西呢? 以下聽我娓娓道來:
關於最大心跳率的算法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完全被各界認同,但一般最普遍的計算方式為:220-年齡。以下簡表可以運用最大心跳率來衡量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否符合你運動的目的。參考
維基百科有個更詳細的說明圖:
▲所以大家看到上圖其實也有分為五區的,不過我們一般減重都採中庸之道,所以大致上會建議60~70%的體重控制與70~80%的有氧運動區比較OK,也就是60~80%的中間區域即可,等到體適能比較好,體重也減輕下來時,才開始加入無氧運動區,也就是80%以上,大家剛開始要減重可別好高騖遠,一下子就想要做高強度的運動,這樣不僅容易受傷,心臟可能也沒辦法負荷。
接下來講心跳帶,上網做了功課之後才知道量測心跳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有直接戴在手上的心跳錶、有戴在手臂的脈搏帶、也有綁在胸口的心跳帶,而心跳錶有的還是要連結綁在胸口的心跳帶,有的直接就可以測量,真可謂眼花撩亂。而目前百家爭鳴的心跳帶規格也很多,因為心跳帶本身沒有螢幕,必須得要用無線傳輸傳輸到有螢幕的裝置,所以就分ANT+與藍芽主要這兩種規格。因為我之前都用Nike+ running應用程式在iPhone 4S上,就想說可不可以延續使用Nike+配合心跳帶的~答案是:可以但是沒那麼簡單~基本上Nike+ running應用程式不支援心跳帶,可是NIKE+ SPORTWATCH GPS卻可以,而且心跳帶還用5kHz密碼心率傳輸,這大概是Nike公司賣產品的大絕招吧,一次賣兩個產品,但是卻有個缺點,少了音樂與手機,沒辦法聽音樂與語音告訴你跑多遠了,也沒辦法接聽來電~殘念,可能要一邊戴手錶+心跳帶,另外要開Nike+ running應用程式,那跑起來還有點忙說,這樣乾脆另外買運動手錶+心跳帶,也不用限制要Nike的。
另外再看看其他可能的方式: 閱讀全文〈心跳帶的應用、選購與搭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