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內分泌、新陳代謝與有效安全的減肥方式!花蓮在地!

代謝新知, 全部文章

糖尿病病友開車注意!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

近期有許多老年駕車衝撞問題,大家可能注意到除了酒駕以外,老年人可能注意力下降,反應較差等問題,但是其實老年人有許多可能的疾病都需要注意,其中糖尿病就是一個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公佈,2017-2020 年臺灣 65 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的盛行率為 27.84%,也就是說每三個老年人就有一個有高血糖問題,而過低或過高的血糖,在工作、生活,甚至開車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也因此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其實在2024年就有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此議題,並且有專家共識,希望大家能注意相關駕車安全!以下簡單摘要,詳情可參考原文

在駕駛人的對駕駛能力可能造成的影響臨床風險因素當然有許多評估關於身體功能、認知功能、與心理狀態等的方式,而上圖的疾病/醫療史也是需要注意,其中紅字的部分是「糖尿病」部分,當然其他問題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

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

  1. 處方藥物
  2. 非處方藥物:酒駕問題、非法藥物濫用。

2006年歐盟跨國計畫: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 Alcohol
and Medicines in Europe, DRUID 計畫將相關藥物的風險級別分成0到III級,其實有點像時紅綠燈一樣分級:

2012 年發表了歐洲對適合駕駛的藥物進行分類的方法:DRUID 計畫成果:總共審查了歐盟 3054 種藥品,並對超過 1541 種藥品進行了分類,其中被分到第 III 級,嚴重影響駕駛健康,比例最高的,還是以神經系統用藥為主。

回過頭來看,糖尿病病友使用的藥物中,部分特定降血糖藥物,特別是容易導致低血糖風險的各類胰島素,以及促胰島素分泌劑被歸類於 2 級橙色,應非常小心!

糖尿病影響駕駛安全的風險因素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腳麻了被壓到也沒感覺

糖尿病影響駕駛安全的風險因素除了藥物可能導致低血糖外,其實疾病本身的併發症也影響了駕駛安全,如過高的血糖(>300mg/dL)會導致頭暈不適,另外常見容易影響駕駛安全的糖尿病併發症有:

  • 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試想,如果眼睛視力不好,那開車視野也是不好,另外腳都麻了踩油門或踩剎車可能都沒辦法確認到底有沒有踩到,會不會把油門跟煞車都踩反了也是不一定。
  • 大血管併發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疾病影響下肢活動能力,有時候開車開到一半突然心肌梗塞、或者腦中風,那就當場發生車禍了。

專家會議共識

專家會議共識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整理多國資料與討論後,分成四大重要建議:

  1. 準備開車前
  2. 駕駛車輛行進間
  3. 出發前檢查車上放置隨身攜帶用品
  4. 高血糖和駕駛

資料建議非常完整,建議有興趣可以詳讀表格,學會也很貼心整理了共識建議圖如上。

流程圖與海報

糖友開車愛注意-海報

總結與口號

其實糖尿病在控制良好,有萬全準備下去開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併發症嚴重影響駕車,如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或者高血糖造成身體不適,藥物造成過低血糖,可能就會大幅影響駕駛安全,若是再加上老年人常見失眠需要用到神經系統藥物,那可就更加的不安全,建議大家如果真的不舒服,有糖尿病的朋友測個血糖安全範圍(>90mg/dL)再上,其他不舒服,叫計程車、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可能比較安全!簡單好記得的口號: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