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全球首創的口服GLP-1瑞倍適(rybelus)之後,第二款口服的糖胖症使用藥物Orforglipron第三期臨床試驗也通過,最大的不同是在使用的方式上更加的方便,不再像瑞倍適(rybelus)的限制:需要空腹,只能配120 CC的水,與服藥結束後半個小時不能吃任何食物跟水,所以使用上會更加的方便,也是糖胖症朋友的福音。

在2025年6月21號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的最新論文,闡述了這一個藥物的第三期臨床研究結果,以下摘要提供給大家參考:
研究重點
- 研究對象: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開始後尚未使用胰島素的早期階段病人。
- 藥物名稱:Orforglipron,一種小分子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非肽類)。
- 設計方式:處方每日一次口服,隨時進食均可。
臨床試驗成果
- **第一階段結果(ACHIEVE‑1)**於2025年4月於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表,並於6月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此研究顯示Orforglipron在降低血糖值方面有統計學顯著成效,而且安全性與注射型GLP‑1藥物相當。
HbA1c 降幅(主要療效指標)
- 40 週治療後:
- 3 mg:平均下降 1.24%
- 12 mg:1.47%
- 36 mg:1.48%
- 安慰劑組下降僅 0.41%
- 與安慰劑比較:
- 3 mg:差 −0.83%(95% CI −1.10 至 −0.56)
- 12 mg:−1.06%(95% CI −1.33 至 −0.79)
- 36 mg:−1.07%(95% CI −1.33 至 −0.81)p < 0.001
- 終點時平均 HbA1c 皆降至 6.5%~6.7%
體重變化(關鍵次要指標)
- 相對安慰劑的體重下降幅度:
- 3 mg:−4.5%
- 12 mg:−5.8%
- 36 mg:−7.6%
- 安慰劑組:−1.7%
- Reuters 報導指出最高劑量(36 mg)平均降 7.9%,對照安慰劑降 1.6%
臨床成功率
- 達成 HbA1c <7% 的比例最高達 76.2%,≤6.5% 的達 66.0%,<5.7% 有 25.8%
不良反應與安全性
- 最常見為胃腸道反應,程度多為輕到中度,主要集中於劑量上升期
- 各項副作用比例如下(36 mg 劑量):
- 噁心:13–18%(安慰劑僅 2%)
- 腹瀉:19–26%
- 嘔吐:5–14%
- 停藥率:
- Orforglipron:4.4%–7.8%
- 安慰劑:1.4% f
- 未見嚴重低血糖或肝毒性警訊
小分子口服藥 vs 注射型 GLP‑1(如 Semaglutide/Tirzepatide)
- HbA1c 與體重改善效果媲美中低劑量注射型藥物,但副作用較可控、更易口服;
- 毋需空腹服用,儲運不受冷鏈限制,並具有較長半衰期(29–49 小時)
開發階段與未來展望
- 臨床開發進度:
- 已完成針對糖尿病的ACHIEVE‑1(一期3期混合);
- 正進行ACHIEVE‑2
5(糖尿病)與ATTAIN‑12(肥胖/體重過重)研究,預計2025年底至2026年初有更多結果。
- 核准時間預估:
- 肥胖適應症預計於2025年提請審查;
- 糖尿病適應症則於2026年申請;
- 若順利通過,全球上市指日可待。
- Orforglipron原由Chugai製藥開發,2018年授權給Eli Lilly,全權負責其臨床開發與商業化。
總結
Orforglipron是一種新型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目前已顯示出良好的血糖控制成效與可比較的安全性,代表未來可能提供糖尿病與肥胖患者一種便利且有效的新選擇。接下來的關鍵在於其他3期試驗的最終成果,以及全球藥監機構的審查進度。